顯示具有 交通安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交通安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十全九美

今天帶天文專題的學生到天文館一日遊,活動都順利完成。直到騎車回家的路上,為了閃避一輛從對向車陣正後方橫向穿越馬路的機車,讓我滑倒在地上,左肩先著地,再來是頭左側擦撞地面。幸好是沒從那輛機車的側面撞上,不然還要再加上一個不知是何種等級的傷患。我因為穿著厚厚的衣服,所以沒有外傷,只有肩膀的酸痛以及頭部現在輕微的暈眩,而機車只有擦傷。所以也沒有打算進一步對於這輛機車車主提出任何的賠償要求。只是「車陣正後方橫向穿越馬路」是一種自尋死路或者是害死別人的行為,因為今天如果遇到的是大型車輛攔腰撞上,問題就捅很大囉!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教學心得-交通安全

每天在上學途中, 常常看到同學為了貪圖方便或趕著進校門而違反交通規則。下面這個案例, 或許可以提醒這些人, 不一定每次被車子撞到, 都是車子的錯誤。如果因為違反交通規則而被撞致死, 必須自己負責。

----------

閃避不及撞死人 騎士無罪

聯合報 更新日期:2007/10/23 07:30 記者:記者何祥裕/台北縣報導

華夏技術學院學生楊朝鈞騎機車在台北縣撞死過馬路的婦人李何蓮花,被檢方依過失致死罪起訴,兩次事故鑑定結果也都認為他有疏失,但板橋地方法院審理後全案逆轉。法官認為是死者突然起意橫越馬路,被告根本無法閃避,昨天判他無罪。

法界人士指出,過去類似個案中,光是「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這個「帝王條款」,就足以將肇事駕駛人定罪。不過近年「路權」意識抬頭,只要駕駛人在自己車道上沒有違規,且已善盡注意之責,車撞人未必是車的錯。

這起意外發生在去年十一月廿日傍晚。據調查,十九歲的楊朝鈞在北縣中和騎機車由南山路往景安路方向行駛,原在路邊行走的李何蓮花突然欲橫越馬路,他煞車不及直接撞上,造成她腹部重創,脾臟破裂,送醫後不治。

檢察官調查後,根據相關現場事證及事故鑑定委員會的報告,認定楊朝鈞涉過失致死罪嫌將他起訴。法院審理期間,楊朝鈞認為自己並沒有疏失。

他說,是婦人突然橫越馬路,他看到時已來不及反應,且當時他並未超速,撞到人時機車甚至沒有倒地,顯示他速度很慢。

法官仔細調查全案,發現連現場處理員警也說,從現場沒有煞車痕、機車沒有急煞滑倒的情況,速度應沒很快;被告則稱自己當時的時速大概五十公里。至於檢警調查指出案發時有下雨,法官從現場照片查出當時雖是陰天,但員警抵達前還沒下雨,騎士也無雨天行車不減速的過失。

肇事者有無善盡注意車前狀況義務?楊朝鈞說他騎車時有看到婦人在路邊走,距離約七、八公尺遠時她突然改變方向橫越馬路,他反應不及才撞上。

法官據汽車時速及反應距離推斷,駕駛人一般反應時間約為四分之三秒,反推楊朝鈞能夠即時反應的距離為九到十一公尺;而被告從看到婦人到撞上的距離僅七到八公尺,比反應距離還來得短。

法官指出,換句話說,楊姓被告能夠的反應時間比平均值還短,因此難以期待他能夠立即反應而煞車或轉向。法官因此認定楊朝鈞無法避免撞上死者,符合信賴原則,加上並無積極證據證明他有任何過失肇事,判決無罪。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